文丨搜狐汽车 陈灿

北汽新能源已经上演了多年的“好戏”终于要落下帷幕,据汽车咖啡馆获悉,北汽新能源将于9月27日正式宣布挂牌上市,这位自2014年就开始摩拳擦掌的“准新能源整车第一股”终于有机会在A股市场大显身手了。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此次选择借壳上市,而在不久之前,“壳公司”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更名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成功上市后,北汽新能源将顺利募集其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

在上市“前夕”,北汽新能源已经提前进入扩充产能阶段,根据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月6日公告表明,北汽新能源与北汽集团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将斥资14.49亿元购买北汽集团旗下的河北黄骅基地土地房产、在建工程、机器设备等资产。

四年上市路

对于上市,北汽新能源已经谋划多年,在北汽股份2014年在港交所宣布上市时就已经将新能源业务剥离出去;2016年,北汽新能源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了“5615”战略,其中“1”就代表企业上市并且市值达1000亿元。若能成功上市,北汽新能源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此后北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和谊多次在媒体面前提出“北汽新能源将单独上市”。

2017年6月1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德方合作伙伴戴姆勒股份公司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作为该框架协议的重要部分,戴姆勒将战略投资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得到戴姆勒入股这记“神助攻”后,北汽新能源离自己上市的目标又进了一步。紧接着,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8月份又迎来了111.18亿元的B轮融资,创造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数额最大的一笔融资,这也为其推进上市做足了资金准备。

根据规定,若想在A股上市,北汽新能源需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且三年盈利综合要大于3000万元,但北汽新能源于2016年起才开始盈利,若想通过IPO方式登录A股,北汽新能源最快也要等到2019年。

但已筹划多年的北汽新能源已经迫有些不及待了,在得到111.18亿元的巨额B轮融资资金后,北汽集团开始筹划由S*ST前锋收购北京新能源相关资产以实现借壳上市。2017年12月,北汽集团正式成为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2018年8月底,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股份登记并更名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多年的上市梦至此终将实现。

集团转型的“拳头”

自去年11月开始,北汽集团就开启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徐和谊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每家车企都要走自己的路,北汽集团的路就是全面新能源化。在北京地区,北汽集团将于7月31日之前全面停售所有自主传统燃油车型,预计到2025年,北汽集团将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在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计划中,北汽新能源无疑是最有利的“拳头”。2018年1-8月,北汽新能源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70,188辆新车,同比增长67%,蝉联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此外,细分车型的表现也十分抢眼,其中EC系列前8月总销量达43,434辆;EX360截止8月已完成15,226辆,均成为同期细分市场单车型的销量冠军。

而对于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北汽集团上下都抱有巨大的期望,“北汽新能源为北汽集团的增量立下了汗马功劳。”徐和谊表示:“尽管很难,但今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目标是‘接近’翻一番。”

目前,北汽新能源计划在京建设新能源亦庄高端智能工厂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基地,两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最终形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和年产40万套一体化电机电控总成的生产能力。

未来北汽新能源将重点着力于BAIC BJEV和ARCFOX的双品牌运营、多元化渠道网络建设、共享出行服务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四个领域,争取在2020年实现国内外总销量达100万辆。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转自: 搜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