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它包含了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两个部分。智能驾驶解决行车安全和高效问题,智能互联解决便捷交互和愉悦体验问题。智能汽车的发展本质上离不开汽车行业,在未来它是功能最先进的汽车种类。据估算,截止至2020年,全球将有近3.81亿辆互联车辆上路行驶,随着国家智能网联战略的发布与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爆发,目前全国形成和开放了上海、北京、重庆、深圳、杭州、武汉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并且还有一大部分正在规划与建设的进程中,为此,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风口行业,2020 年可能成为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的元年,并从此进入爆发增长时期。故而国内诸多城市纷纷申报建设智能网联示范区(基地),试图抢占先机领先一步。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明确具体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在最新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了头等培育目标。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国内专注汽车产业发展与创新应用的重要交流平台,在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倡导与大力支持下,由包河区政府主办,合肥包河经开区管委会承办的“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9月18-19日合肥市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融合创新,智行未来”,届时将汇集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新兴互联网汽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讯服务商,汽车服务及APP平台,金融投行,保险,政府机构,行业专家学者等全产业链400+代表共聚庐州(合肥),共话汽车产业未来!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近年来,合肥市以推广应用为抓手,以节能环保、信息化为引领,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加快项目调度,强化招商引资,支持研发创新,力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质效双增”。从“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华丽转身,合肥工业“升级”正在全面提速。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累计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和科技进步奖16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10项,开发新车型,新产品105个。合肥市坚持“工业立市”和“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车辆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壮大,集聚了一大批优势企业,产业发展一路走强。合肥市包河区汽车产业园建成了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建国家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逐步形成了整车设计,系统集成,电控,电机驱动,电池管理及混合动力耦合等关键技术掌握的产业能力。同时,拥有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智汇工园、微软双创园,金融小镇,卓越城等一批特色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资金、人才、环境等多方面支持,特别是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智能所、科大讯飞、中国电科38所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了充裕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区内汇集和签约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已达70余家。现阶段,包河区及包河经开区正以开放的怀抱,邀请行业内先进领军企业前来园区开展投资合作,共赢发展。



了解ICVS最新议程或更多信息,请联系:

联系人: 向女士 电话:0551-63773883

手机:182 2586 2594 邮箱:amy@icvs-china.com

唯一官网:www.icvs-china.com

大会公众号

关键词: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汽车零部件、组件、配件、传感器、控制芯片、操作系统、车载通信、定位、导航地图等;ADAS、语音交互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汽车视觉图像识别技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障碍物雷达检测技术感知单元、DLP技术等;汽车TSP、汽车App;通信设备制造服务商、平台运营商、数据平台技术、内容提供商等;车载电子控制系统(智能ECU)、自动紧急制动(AEB)、自适应巡航(AC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