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离子导体是锂-钛-硫代磷酸盐(LTPS)
7月31日,格拉茨技术大学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该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新型离子导体是锂-钛-硫代磷酸盐(LTPS)。根据格拉茨技术大学的说法,这一结晶离子导体显示出非常高的锂离子迁移率。该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要超过目前正在研究的其他先进材料。
“锂离子将以一种相当疯狂的方式寻找其合适的位点,这意味着它们在LTPS结晶结构中移动极其迅速。这种非常高的离子迁移率正是我们在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中所追求的,”来自格拉茨技术大学材料化学与技术学院的Martin Wilkening解释道,他同时也是该校克里斯蒂安·多普勒锂电池实验室的主任。
IHS Markit 观点深度解析
LTPS离子导体并未提供有利于锂离子占据的位点,这会造成一种“受阻”的状态。锂离子受阻后会导致异常高的锂离子迁移率。研究团队利用核磁共振(NMR)光谱技术对高迁移率进行了实验预测。这将使电池能够快速充电并实现更高效的电力输送。即使在极低的温度下,也不可能完全切断锂离子的环内跃迁过程。LTPS的这一特性将大大提高固态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虽然这些电解质是结晶的,但它们的运动特性更类似于液体电解质。LTPS的发现和实验研究如今将成为寻找具有促进类似传导机制特性的化合物的起点。
当前协议的初期合作期限为7年
据《路透社》8月6日报道,SK创新已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署了一项电池材料采购的长期协议。SK创新将购买澳大利亚矿业公司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Sconi钴-镍-钪项目生产的电池级硫酸钴和硫酸镍的100%股份。当前协议的初期合作期限为7年,未来还可以再延长6年时间。
IHS Markit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该报道,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还将计划建造一座电池材料厂。SK创新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于2018年3月签署了初步协议。自去年以来,SK创新宣布了多项投资,以提升其在全球各地的电池制造能力。最近,该公司宣布计划在波兰西里西亚自治省新建一家锂离子电池分离膜(LiBS)和陶瓷涂层分离膜(CCS)生产工厂。SK创新计划投资3.35亿欧元(约合3.784亿美元)建设新工厂,该工厂每年将生产3.4亿平方米的LiBS。该工厂将于今年第三季度破土动工,并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投产。SK创新目前正在中国建设另一家LiBS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0年第三季度投产。目前,SK创新在韩国忠北道省曾坪郡的工厂每年可生产3.6亿平方米的LiBS,待中国和波兰的工厂建成投产后,其产能或将增加至每年12亿平方米。
SK创新还在匈牙利、中国和美国建立了电动汽车电池厂,以满足全球三大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到2021年,当第二座匈牙利工厂全面建成时,SK创新的全球产能将包括匈牙利的两座工厂、中国的一座工厂和美国的乔治亚州工厂,这四座工厂的总产能将达到60 GWh。此次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达成的协议,将有助SK创新确保其电池材料的持续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