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拥有完整而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孕育出了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以及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

在新一轮汽车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浪潮中,德国又率先提出和推动工业4.0理念落地,在汽车电动化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非常值得我们近距离亲身感受,去体会德国汽车工业的深厚积淀和最新创新方向。

2019年6月25日,由电车人组织的德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考察团如期启程,通过拜访波鸿市政厅德国工商会鲁尔电动汽车产业联盟亚琛工业大学,实地考察奔驰博世等知名企业,与德国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eGO、创新服务企业Scienlab、隐形冠军WEH等交流沟通,感受152年历史的汽车齿轮生产工厂科普费尔,并通过3场专题沙龙帮助大家深度消化和吸收所见、所学、所思。

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丰富而充实,考察团于2019年7月4日从法兰克福乘机返回北京,满载而归,来不及休整,就立刻投入到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事业中来,中德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交流合作大幕也由此展开......

第1站 
波鸿市政厅

交流主题:波鸿市充电设施建设规划与实施进展

考察摘要:

1、波鸿是德国鲁尔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二战时期的煤炭重镇,目前已经转型为鲁尔区的文化中心,全市40万人口,是拥有6所大学、4万大学生的大学城;

2、德国目前已经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25-30%,火电将于2038年彻底关闭,核电将于2025年关闭,未来重点发展天然气、风电、太阳能及其他能源方向;

3、德国有20多家市场化运作的电力公司,波鸿市政公司占据本市电力供应的80%市场份额,波鸿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缺乏中国国家电网这样的强制推动力,充电桩建设更多依赖市场化运作;

4、波鸿对智能充电网络建设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通过软件模拟对电网测试,预测未来电动汽车保有量变化与电力需求量和需求分布的关系,可提前进行电网升级改造;

5、波鸿市政公司主要业务是供电和供气,在充电设施建设中,也只做供电服务,工作内容到布线环节为止,不做应用环节,不参与充电桩和储能站的建设;

6、对充电桩的引入要求与现有电网匹配,符合智能电网要求,设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7、波鸿市计划率先实现环卫车辆的电动化,在电动汽车私人用户购买方面政府有4000欧元的补贴政策,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0.2%;

8、波鸿市政公司对中国的充电设施建设情况非常感兴趣,也希望电车人推荐一些优秀的充电桩供应商。

第2站:

鲁尔区德国工商会IHK

交流主题:德国工商会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

考察摘要:

1、德国工商会IHK是服务当地企业的组织,法律规定企业成立后必须加入德国工商会,其主要承担政府职业培训体制的建设工作,同时对会员企业提供服务,这种机构在德国共有79个,全国有联合行政机构德国工商总会DIHK;

2、该机构主要服务鲁尔区3个城市覆盖70万人口,有3万家企业加入,70多个常务理事,60多名工作人员,4位创始人;

3、该机构除了帮助企业解决在运营方面(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出口等)的实际问题,还担当产业智库的功能,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判断行业趋势和方向,并协助提供转型服务,还组建了企业间的技术和项目合作交易平台(他乡遇知己,与电车人产业平台的思路基本相同);

4、德国工商会希望能与电车人就电动汽车产业领域保持长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第3站
动力系统测试服务商Scienlab

交流主题:新能源动力系统测试技术和服务

考察摘要:

1、Scienlab前身是宝马柴油喷射控制系统供应商,2005年开始参与宝马电动汽车的研发测试项目,2008年全面转型为动力系统测试服务商,能够完成从单独测试方法到整体实验室建设的交钥匙工程;

2、公司主要为动力电池、BMS、车载电源、充电桩等产品提供包括“硬件+软件+管理系统”的测试解决方案,客户覆盖车企、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其在宝马的慕尼黑电池测试中心有10人团队长期驻点服务;

3、Scienlab目前已经被全球测试巨头Keysight全资收购,服务能力和范围大幅提升,希望借助电车人产业平台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交流合作,现场即有几家考察团企业与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第4站
鲁尔电动汽车产业联盟


交流主题:中德电动汽车市场和产业趋势交流 

考察摘要:

1、鲁尔区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于2010年,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交流促进平台之一,成员包括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大学研究所、网络运营商、市政公司、服务提供商、商会和终端用户代表等,联盟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了他们参与推动的一系列电动汽车项目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几家电动汽车零部件企业;

2、考察团代表也向德方企业代表介绍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电车人产业平台概况和各考察团成员企业的主营业务,双方还就两国间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做了沟通交流,德方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和产业规模十分惊叹;

3、据该联盟成员介绍,目前德国购买电动汽车的人群主要是政府、车企和热衷环保的人士,车价偏高和充电不方便是推广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但对未来电动化的大趋势确信不疑;

4、该联盟成员认为,奔驰、宝马这些汽车巨头并不担心技术变革,这些不足以改变汽车产业格局,用户需求的变化、出行方式的变化才是他们的风险所在。

第5站
亚琛工业大学工业4.0培训及样本工厂

考察摘要:

1、工业1.0是机械化,用蒸汽机代替人力;工业2.0是电气化,用电气代替蒸汽机实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工业3.0是信息化,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工业4.0是智能化,实现高度灵活、数字化、个性化的新生产模式;


2、亚琛工业大学工业4.0孵化器与样本工厂,始建于2013年,政府投入5亿欧元,2015年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工业4.0的理论研究、试验性生产和继续教育,在其样本工厂里能够实现e.GO Life和e.GO Kart两种车型的试生产;

3、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通过嵌入式的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模块,把设备、产品、原材料、软件连在一起,使产品和不同的生产设备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并交换命令;

4、工业4.0还将在未来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最终实现万物互联,从而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

5、培训结束后考察团参观了样本工厂,从传感器、云计算、5G通信、智能仓储以及机器人物流等,样本工厂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业4.0”。

第6站

eGO展厅和生产工厂

eGO展厅

eGO生产工厂

交流主题:eGO的创新模式与发展状况
考察摘要:

1、eGO这家德国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试图开创全新的汽车研发和制造体系,使研发周期缩短1/2,研发费用降低至1/10,制造上大大简化生产工艺,大幅降低厂房和设备的投资,目前已成为大众汽车MEB电动平台的全球首家外部合作伙伴;

2、eGO公司目前已经有数百人的团队,建成年产能1万台的工业4.0工厂,首款电动车型eGO Life,定位城市短途出行工具,基本款装14.9度电、续航104公里,售价补贴后1.2万欧元,目前已接到3000台订单,定金2000欧元,近期开始交付;

3、eGO公司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的趋势是小规模、个性化制造,没有冲压和涂装工艺,只有简单的焊装和总装,其首个工厂总投资3500万欧元,1.2万平米厂房,单班产能1万台,最高产能2.5万台(据称是这种新造车模式的最佳经济规模),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过程数字化,大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5G技术也计划开始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4、eGO公司称中国已有意向合作伙伴,计划2020年在中国量产,定位在中国品牌和纯电动Smart之间的轻奢品牌,据多个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反映,目前他们已经进入其供应商体系;

5、eGO公司对本次电车人带来的中国电动汽车供应商资源非常感兴趣,并立刻建立相关业务联系,希望借助电车人产业平台与中国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沟通,电车人也将持续关注eGO公司的最新进展;

6、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eGO公司的首款产品无论从外观设计、技术指标和成本价格上与目前中国的主流微型电动汽车品牌相比并无显著优势,但其基于工业4.0的协同研发、新生产制造模式以及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创新实践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跟踪。

第7站
奔驰辛德芬根工厂


交流主题:冲压和总装车间自动化生产与工业4.0应用

考察摘要:

1、奔驰辛德芬根总厂始建于1915年,是世界上最大豪华汽车生产基地,是奔驰S级、C级、E级、CLS车型轿车和高端电动车的生产基地;

2、考察团首先参观了冲压车间,其冲压车间自动化率达到98%,包括模具更换都已经实现的自动化操作,据介绍单车型开发需要500-600套的模具,模具可以终身使用,直至该车型停产;

3、随后参观了总装车间,奔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其数字化生产过程和工业4.0的应用实践,令考察团成员赞叹的是,难度极高的仪表板总成装配已经彻底实现自动化,无人工参与;

4、奔驰S级轿车的部分装配工作还需要依赖手工,据介绍其生产一线员工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搭配作业,平均年龄40岁,平均工作20年以上,确保了全球顶级的装配品质;

5、奔驰的造车理念:不只是造一辆车,而是要造最好的车!

第8站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

博世Feuerbach工厂是全球最大的单体生产工厂,1万多名员工在此进行柴油机共轨系统零部件生产及总装、汽油机系统零部件生产、非标自动化设备生产等工作。

在Feuerbach工厂,考察团参观了高压共轨油泵CP4的生产车间和装配车间,体验了数字化技术在其设备在线监测和预测性维护、能源监测和节能、智能物料超市、生产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德国工业4.0的理念在博世工厂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9站
152年的齿轮生产工厂-科普费尔


科普费尔是一家已有152年历史的齿轮加工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经过不断升级和改善,品质和效率已经接近极致,其齿轮生产技术始终保持在世界顶尖水平;

该公司90%的产品用于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主要客户奔驰、宝马、大众等,其中奔驰占其60%的份额,实力在德国排名前5以内,据介绍其作为一级供应商的税前利润率为5-10%;

考察团参观了其中的一个工厂,共160人,3班倒,一名工人可以管理4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每周停工1天,年产齿轮800万件!

第10站
氢燃料电池加注设备隐形冠军-WEH

WEH公司成立于1973年,现有员工240人,迄今为止参与建立了SAE、NGV1等多个世界标准,是气体连接技术的“隐形冠军”;
WEH目前占全球加氢设备90%的市场份额,其30%的业务在汽车领域。从设计、制造、服务,WEH对卓越品质的追求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牢牢地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已有代表机构, 目前中国已有代理商;

德国目前有72个加氢站,600台氢能源车,以乘用车居多,WEH公司高层非常关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最新进展。

3场考察团内部主题沙龙            

本次德国考察活动,不仅是考察团与考察企业之间的交流,更是考察团内部成员之间互动的重要机会,我们在考察行程中的重要节点安排了3场主题交流活动,大家通过深度交流,信息沟通、互换认知、丰富视角、观点碰撞,强化了考察成果、增进团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后期深度对接合作。


第1场沙龙主题:德国电动汽车新势力对我们的启示


第2场沙龙主题:从德国汽车产业格局看中国汽车产业未来方向


第3场沙龙主题: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机会

主题沙龙、深度交流

游览风景名胜,电车人欢聚德国


科隆大教堂


海德堡城堡


莱茵河畔

吕德斯海姆小镇

路德维希堡王宫

斯图加特王宫广场

奔驰乌尼莫克博物馆


部分成员感悟分享

                                                                                                                        组图: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