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中国对网约车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进入该行业。最近,中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推出了其专门的移动出行服务“如祺出行”。广汽集团将于6月18日起在广州市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项目,并计划将服务扩展至广东省的其他城市。

展望:

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移动出行服务市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这进一步突显出该市场的发展潜力。IHS Markit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网约车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市场,预计2018年网约车出行量达到100亿次,同期美国市场的这一数字预计不到30亿次。

中国对网约车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进入该行业。最近,中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推出了其专门的移动出行服务“如祺出行”。广汽集团将于6月18日起在广州市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项目,并计划将服务扩展至广东省的其他城市。截至本文发稿时,广汽尚未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这项服务的具体时间。广汽集团的传祺GE3是一款紧凑型电动汽车(EV),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410公里,这款车型在试运行期间将加入“如祺出行”车队。在未来,这项服务的车队阵容还将包括广汽近期发布的AION S电动轿车和广汽合资企业(JV)广汽丰田生产的Levin混动汽车。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中国国内的汽车制造商仍在加大力度推动电动汽车的使用。无论从满足法律规定还是从商业考虑,进一步加快移动出行服务车队的电气化转型似乎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举动。

上汽集团是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在网约车和汽车租赁服务领域都有涉足。上汽集团的汽车租赁项目EVCARD已覆盖全国64个城市,拥有400万注册用户。目前在运营车辆超过4.5万辆,包括最近发布的别克纯电动车型Velite 6。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自2015年底以来,一直通过旗下网约车品牌“曹操专车”提供类似服务。目前,“曹操专车”拥有100多万活跃用户,已在全国28个城市投放超过2.9万辆纯电动汽车以提供网约车服务。吉利表示,其平台日均出行订单量达到36万单。吉利在中国这一复杂市场环境中建立和运营移动出行平台的经验,促成了其与戴姆勒共同成立了一家移动出行合资企业。该合资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旨在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高端专车出行服务。合资企业的运营车队将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的S级和V级等高端车型。吉利还在一份公司新闻稿中表示,合资企业将在未来考虑增加吉利集团生产的电动汽车。

包括丰田和大众(VW)在内的国际汽车制造商正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资,希望这些电动汽车有助于构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新商业模式下,电动汽车不仅会在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得到广泛采用,同时由于电动汽车是实现零排放交通的关键途径,也会得到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最近在演讲时表示,如果绿色技术无法得到广泛认同,那么开发和推广这些新技术的成本就没有意义了。这就解释了丰田与行业伙伴和竞争对手分享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技术的原因。在日本以外,丰田目前正与领先的“出行即服务”伙伴Uber和Grab开展合作,以扩大其在汽车共享市场的业务。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预计,到2020年,其在Grab东南亚租车市场的份额将增加到25%。据报道,丰田计划出资600亿日元(约合5.48亿美元)购买中国最大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的部分股份,并且在中国提供一项新的移动出行服务。

IHS Markit 观点深度解析

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移动出行服务市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这进一步突显出该市场的发展潜力。IHS Markit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网约车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市场,预计2018年网约车出行量达到100亿次,同期美国市场的这一数字预计不到30亿次。这份名为“指挥与控制”的报告指出:“中国网约车服务的未来将影响全球汽车行驶里程(VMT)、新车销售和电动汽车应用的趋势。”IHS Markit预计,到2030年,中国轻型网约车车队规模将增长逾500%,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不过,汽车制造商的财务报告上体现的则是一个不同的故事。据报道,2018年,比亚迪与滴滴出行成立的移动出行服务合资企业净亏损达到3,500万元人民币。自2016年以来,这家合资企业已连续三年出现年度亏损。比亚迪曾表示,它将向车队补充新的车型以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今年5月,戴姆勒宣布将从中国撤出其汽车共享服务car2go,原因是使用率令人失望并且运营成本高昂。自2016年初car2go在重庆推出以来,一直使用戴姆勒Smart品牌微型汽车提供该服务。不过,随着戴姆勒与吉利加强在移动出行服务方面的合作,可能会让Smart品牌在移动出行服务市场东山再起。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等初创企业也加入了移动出行行业的竞争,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小鹏汽车在5月中旬推出了由G3车队运营的移动出行服务。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能够以稳定的速度生产。

中国已经收紧了对燃油经济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这迫使汽车制造商承诺进行更重大的业务改革,包括新投资研发平台和节能技术。汽车制造商也在努力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以满足政府的要求。推出纯电动移动出行服务车队将有助于缓解所有车型都推向经销商的压力。长城汽车采用其两款欧拉品牌电动汽车R1和iQ在河北推出移动出行服务。这两款车的销量似乎很令人期待,今年前五个月的总销量达到2.3万辆。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并未透露与移动出行服务相关的车队销售数量信息。

随着相关法规的出台,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尤其是大城市的政策制定者们,正将希望寄托在日益增长的网约车行业上,从而实现提高电动汽车使用、解决空气污染和城市拥堵问题等更广泛的政策目标。深圳、昆明、惠州、佛山和郴州已经要求新注册的网约车必须采用新能源汽车,以缓解空气污染。

大众汽车(大众)与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JAC)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江淮大众已经开始为其电动汽车新品牌思皓招募经销商。根据汽车之家的一篇报道,该合资企业第一阶段销售网络发展中,计划在中国12个主要城市设立销售点,具体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等城市。


IHS Markit 观点深度解析

江淮大众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企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NEV)的生产。两家公司通过合作将互相利用对方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资源,共同分担研发和销售成本。该合资企业的首款车型思皓E20X于2018年6月在合肥下线,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根据现有信息,思皓电动汽车品牌主要面向的是首次购车者。高利润车型仍将来自大众与一汽和上汽成立的合资企业。除了思皓品牌之外,大众还计划与江淮汽车合作,向中国市场推出西亚特品牌的电动汽车,计划于2021年引入中国市场。